出血性腦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文/楊儒鈞 物理治療師 圖/取自奇摩圖片
簡介:
在台灣發生出血性腦中風的比率為23%,歐美國家僅約有10~20%的比率,對我們來說雖然缺血性腦中風佔多數,可是整體來看我們的出血性腦中風是在其他國家來說佔較高比率。
出血性腦中發生較為快速,很多人無法預料下發生,在此介紹出血性腦中風的型態及注意事項,讓大家可以多一份認知來注意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聲音。
機轉:
出血性腦中風乃是血管爆裂出血所產生的中風,主要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高血壓(Hypertension)與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
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痙攣(Vasospasm),造成遠端缺氧、壞死、梗塞、點狀出血及腦水腫,嚴重時病變處會形成腦出血。動脈硬化(如右圖)導致血管變形、延展性(彈性)下降、血管壁形成脂肪透明性、動脈壁肌肉層衰弱,進而形成血管瘤,當血管壓力上升時就會引起出血。
2.顱內類澱粉性血管病變:
其發生率僅次於高血壓之致病因子,其變化與年齡成正比,類澱粉物質會沉積在血管壁上,破壞血管壁彈性及肌肉組織,而引發破裂或形成血管瘤。
3.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angioma):屬於先天性血管病變。
4. 血管炎性變化:由病毒所引發之血管炎。
6. 動脈病變:如自發性動脈剝離(Spontaneous arterial dissection)、動脈瘤(Aneurysm)(如右圖)。
7. 腦瘤:因腦瘤所引起的原發性出血或持續性出血。
8. 血管栓塞:因硬腦膜竇或靜脈栓塞所引發之腦出血。
9. 藥物:
如安非他命(Amphetamine)、古柯鹼(Cocaine)、海洛因(Heroin)、鴉片(Opium)、酒精等。
好發族群:
發生率較缺血性腦中風來的低,但死亡率高,往往會發生在年輕至老年族群間,其年輕族群大多數是因為先天性疾病所引起,如:血管瘤(Aneurysm)、動靜脈畸形(A-V malformation)等
在老年族群中,高血壓及動脈病變居多。發生時間大多數在白天,尤其是在血壓突然間飆高時最容易致病,其復原能力較差。
症狀:
症狀會依出血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症狀,其中常見出血的部位有以下幾種
1. 基底核出血:
此處出血較為常見,主要是運動和感覺異常,有時伴隨頭痛,嚴重時會有昏迷或是意識障礙現象。
2. 視丘出血:
對側身體感覺異常較明顯,但運動障礙較輕,常合併失語症、精神異常。
3. 橋腦出血:
對側肢體無力、同側的顏面神經麻痺及兩眼球活動偏向,多伴隨意識障礙,依嚴重性不同而恢復效果亦不同。
4. 小腦出血:
常出現的症狀為同側運動失調(Ataxia)、走路不穩、眼震(眼球明顯震動)、嘔吐、暈昏及軀幹運動失調等,嚴重時會有意識昏迷。
5. 大腦皮下白質出血:
依出血部位而定,常見致病因為高血壓,其次為澱粉性血管病變,主要症狀在於對側運動和感覺異常。
處理方式: (與缺血性腦中風同,但依狀況不同而調整)
擺位教育:
姿勢擺位是在中風後最重要的第一個復健,最主要是因為在床上所擺的姿勢會影響中風的人後續之復原狀況,相對在正確的擺位中也會同時避免一些併發症產生,所以擺位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關節活動:
關節活動又分為主動關節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主動關節活動是中風的人主動之活動;被動活動是由家屬或是利用器械來輔助而產生活動。
在有些輕微中風的人並無完全喪失動作功能之下,可以多嘗試主動關節活動或是由家屬輔助下之主動關節活動。
關節活動最主要是在於預防關節僵硬及緊縮,以提供未來復原後之功能活動的基本能力。
刺激感覺:
感覺刺激除了可以逐漸幫助感覺恢復之外,還可以藉由感覺刺激來誘發動作的產生,常見的感覺刺激有冷與熱之溫度刺激、粗與細材質的刺激、拍打與輕撫之觸覺刺激、關節壓迫與分離之本體(關節周圍的感覺)刺激等等。
不要小看感覺刺激,往往在腦部受損是需要適時的接受適當的刺激才會促進功能恢復!
誘發動作:
誘發動作室在腦中風後重要的一環,也是將進入功能訓練前的首要課程,誘發動作不只是將動作帶出來,還會要求動作的品質與完整性,並不是單純只有動作就好。
動作誘發可以藉由許多方式來進行,如剛剛上面所說藉由感覺刺激來誘發動作,還有動機(藉由患者本身的喜好)刺激以及抑制不正常張力後的刺激正確動作產生等等。
當誘導出正常動作後必須加強訓練,這樣才可以進入下一個功能訓練的課程。
功能再訓練:
功能再訓練是高階的訓練課程,必須先有完整的動作後才可進行,其包含洗澡、如廁、穿衣服、煮飯、坐車、騎車等等,這一些訓練是需要完整的動作及反應,這樣才比較不會有二次傷害。
這樣的社會功能訓練才是真正讓中風的人們回到正常的功能,更能讓他們獨立自主,減輕家屬負擔,也降低社會成本。
注意事項:
出血性中風會依出血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嚴重性,在中風後若是症狀較輕微者除了做復健之外還需注意血壓、預防跌倒、飲食狀況以及定期做健康檢查,避免二次中風。
若為較嚴重者,必須長時間臥床或是長時間坐在輪椅上者需要注意褥瘡(壓瘡)之發生,在個人衛生上也要多加留意。
克里斯徒手運動保健中心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