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魁文氏症候群(De quervain’s syndrome)
文/楊儒鈞 物理治療師 圖/取自奇摩圖片
簡介:
狄魁文氏症候群(De quervain’s syndrome)就是俗稱媽媽手,因為媽媽經常在抱嬰兒時都會使用到大拇指伸直的動作。
這是一種肌腱之狹窄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主要發生在兩條肌肉的肌腱,一是外展拇長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APL),二是伸拇短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EPB),如右圖。
通常在大拇指反覆做伸直及外展動作,使得肌腱增厚而經常與外層保護肌腱的腱鞘(Tendon sheath)互相磨擦而產生發炎現象,雖然稱媽媽手,但不一定是只有媽媽會得到,只要經常使用大拇指的人就會有可能會有這個問題。
機轉:
在經常反覆使用大拇指時會讓肌腱發炎及增厚,相對下肌腱要通過腱鞘時就會變得不順暢,久而久之就會讓腱鞘發炎腫脹,後期肌腱和腱鞘都會受傷病成慢性發炎。嚴重時肌腱或腱鞘容易會有鈣化現象!如下圖。
好發族群:
在經常使用大拇指伸直動作的人都會有可能發生這種問題。
例如:家庭主婦、油漆工人、勞動階層、保母、常用電腦打字、用手把玩遊戲等等! !
症狀:
在手腕近大拇指側會有腫脹及疼痛出現,有時會疼痛會擴及拇指或手臂,如下圖的測試,如果做了會產生疼痛或是劇烈不適,就有可能會是這種疾病問題。
治療:
急性期:在此時期最好用副木來固定,並且可使用冰敷或是冰按摩(用冰塊直接在皮膚上來回按摩,直到沒有感覺為止)來消炎止痛。
慢性期:此時期可以用熱敷來做治療,並可逐漸加入徒手與運動治療。
徒手治療:針對肌腱及腱鞘做保守按摩,勿太過用力,讓肌腱或腱鞘修復時較不會有纖維沾黏現象。
運動治療:後期的運動訓練是必要的,訓練肌力、拉筋與功能性動作,讓手功能可逐漸恢復生活能力。
小叮嚀:
發生此疾病時要減輕工作量,尤其是重複動作的次數,如果有手部不適現象,就要快給物理治療師評估與治療,以避免延誤修復時機讓問題惡化。
克里斯徒手運動保健中心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