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 (Frozen Shoulder)
文/楊儒鈞 物理治療師 圖/取自奇摩圖片
簡介:
五十肩,又名冰凍肩(Frozen shoulder),學名為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在生活中很經常聽到這名詞,五十肩是這個症狀的俗名,在口耳相傳中看到的都是手舉不起來並且會痛,但事實並非如此!要確認為五十肩是要有嚴格的條件下才算,現在就來介紹什麼是五十肩。
關節囊是一種纖維組織,其中也是有許多韌帶參與,主要是來增加靜態穩定及動作過程中的保護限制。
機轉:
引發冰凍肩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原發性冰凍肩,另一種為次發性冰凍肩,在關節囊發炎後容易讓組織增生變厚及沾黏,其中較常發生在前側及下側的關節囊。
原發性冰凍肩
(Primary frozen shoulder):
所謂原發性冰凍肩就是沒有受到傷害或其他因素而產生關節囊發炎,目前醫學上也還無法查出確切原因。
次發性冰凍肩
(Secondary frozen shoulder):
所謂次發性冰凍肩就是因肩膀有受過傷害而產生關節囊發炎,常見傷害有關節炎、外傷、長時間固定、肌肉肌腱慢性傷害及夾擠症候群等等,一般來說以次發性冰凍肩較為常見。
好發族群:
在此疾病中女性比男性多,年齡大多在40~60歲之間,大多為中年時期,在晚間或是睡眠時較容易有痛感,嚴重時會干擾睡眠。
症狀:
演化模式:
冷凍期:
主要特徵是休息時也會痛,通常是發病後2~3周會有明顯動作限制。
冰凍期:
主要特徵是只有動作時會痛,有明顯沾黏,肩胛骨動作變多以取代上手臂(肱骨)的動作,肌肉會有明顯的萎縮無力。此階段會持續4~12個月。
溶化期:
主要特徵是不會痛,也沒有發炎,但因沾黏而有明顯現制。此階段會持續2~24個月,甚至更久!有一些人就不曾回到正常的動作角度。
臨床分期:
急性期:
會有明顯疼痛及肌肉防衛性緊繃,動作受限在手臂打開及梳頭髮的動作。疼痛有時會傳至手肘以下,甚至有時會影響睡眠。可藉由冰敷緩解疼痛!
亞急性期:
急性症狀減緩,動作活動空間變多,此時需增加關節活動以減少軟組織緊繃。
慢性期:
疼痛減緩,但是在動作過程中若牽拉到關節囊時就會有疼痛感。由於怕痛而減少活動,使得關節囊越變越緊繃,甚至造成肌肉萎縮與無力。一般來說動作限制最多的是梳頭髪的動作。
處理方式:
徒手保健:
徒手保健中有許多技巧來放鬆組織及增加關節活動度,其中包含按摩、軟組織鬆動術、關節鬆動術等來輔助關節功能的增進!
運動保健:
運動保健式恢復生活功能的其中一站,主要藉由運動訓練及指導來增加徒手治療後的效果維持,並可增加日常生活功能!此過程是關鍵的一關,少了此步驟時,容易增加復發率!
其他保健:
其他輔助保健包含有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等。這一些儀器之輔助器材治療程度有限,通常是徒手及運動保健的附屬保健器具。
注意事項:
居家運動
自我牽張(拉筋):
自我牽張是一種自行的拉筋技術,主要特色是方便及難度可自行調整。雖然如此,還是有幾項運動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1. 肩關節做牽張時必須維持自我最大忍受限度內的角度,不可晃動牽張,持續時間至少15~30秒。
2. 牽張過後組織有時會有發炎反應,所以在牽張後要冰敷一下。
3. 牽張必須達到有些微拉緊的感覺才算是有拉到,建議在牽張前可先行熱敷,以減少不適感。
關節活動
關節運動除了基本的主動與被動運動外還有一項可增加關節活動度,就是柯德曼(Cordeman)式運動,也稱擺盪運動(如右圖)。
主要特色為利用地心引力來將肩關節溫和的牽拉,在加上晃動可以增加關節內振動以促進關節滑動。
在作此項運動時必須將手臂放鬆並利用晃動的慣性原理來讓手做晃動,運動過程中不應引起疼痛。
如果引起疼痛就要停止活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此項運動。
生活小細節:
在五十肩(冰凍肩)的人們中,不外乎就是因為肩膀疼痛而影響生活功能,但絕大多數肩膀的傷害不是一時的,屏除原發性的問題的話,有許多都會是從姿勢開始引起肩關節損傷,尤其是駝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姿勢的維持,減少因身體排列改變而造成錯誤的生物力學,這樣下來才可以避免傷害發生及減少傷後復發情形。
維持良好姿勢是最重要的運動,也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克里斯徒手運動保健中心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