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文/楊儒鈞 物理治療師 圖/取自奇摩圖片
簡介:
腦中風(Stroke)可分為兩大類,一個是缺血型腦中風(Ischemic stroke),另一個是出血型腦中風(Hemorrhage stroke)。
本次介紹的是缺血型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腦血管意外(簡稱CVA)也就是我們所聽到的腦中風,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經常看見,對這種疾病也早有所聞,但是真正去了解及預防的人卻不多,藉由此機會來介紹大腦血管為何會發生意外以及該如何應對此種疾病!
機轉:
缺血型腦中風其顧名思義就是因為缺血所導致的中風問題,造成缺血的問題有很多種,其中可分為三種機轉
。血栓性(Thrombotic)
。栓塞性(Embolic)
。血流動力性(Hemodynamic)
其中前兩種較為常見!
血栓性(Thrombotic):
主要是由於動脈硬化斑塊(Atherosclerotic plaque)脫落、血管狹窄阻塞或有凝血系統問題時併發血栓之發生,稱之血管硬化血栓性腦梗塞(Atherothrombotic brain infarction)。
主要是因為血管被栓子所阻塞而造成的,大多數是因心臟血流不順或是近期有心肌梗塞問題的人所引起,稱之心源栓塞性腦梗塞(Cardioembolic brain infarction)。
好發族群:
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中風,其族群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居多,並且常在夜間發生,在治療後效果較好,死亡率低。
以下問題者容易引發,例如:長期吸菸者、高血壓者(包含有家族史)、飲食重口味者(重鹹、重油)、少運動者、有心臟疾病者、生活作息不正常者等等都是危險族群!
症狀:
。單邊偏癱或肢體無力: 通常在單邊同側肢體會動作功能喪失。
。張力異常: 在被動關節活動(患者全身放鬆)時會有些微或很大的抗拒阻力。
。單邊感覺異常: 通常在單邊同側肢體會感覺喪失或遲鈍。
。視覺異常: 通常會有半邊視野缺損,不管做什麼都只有做到一半,無法完整。
。說話不清楚: 通常分為動作型失語症(聽懂說不出)及感覺型失語症(說的出聽不懂)。
。吞嚥困難: 在吞嚥能力上缺損,常見插鼻胃管,吃東西喝水要小心,常見併發症為肺炎。
。嘴角流口水: 顏面神經麻痺,臉部下1/4會有動作功能喪失,與一般顏面神經麻痺不同。
。大小便失能: 通常代表腦部高階層皮質功能失常,在腦部功能改善時也會同時改善。
處理方式
擺位教育:
姿勢擺位是在中風後最重要的第一個復健,最主要是因為在床上所擺的姿勢會影響中風的人後續之復原狀況。
相對在正確的擺位中也會同時避免一些併發症產生,所以擺位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關節活動:
關節活動又分為主動關節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主動關節活動是中風的人主動之活動;被動活動是由家屬或是利用器械來輔助而產生活動。
有些輕微中風的人並無完全喪失動作功能之下,可以多嘗試主動關節活動或是由家屬輔助下之主動關節活動。
關節活動最主要是在於預防關節僵硬及緊縮,以提供未來復原後之功能活動的基本能力。
刺激感覺:
感覺刺激除了可以逐漸幫助感覺恢復之外,還可以藉由感覺刺激來誘發動作的產生,常見的感覺刺激有冷與熱之溫度刺激、粗與細材質的刺激、拍打與輕撫之觸覺刺激、關節壓迫與分離之本體(關節周圍的感覺)刺激等等,不要小看感覺刺激,往往在腦部受損是需要適時的接受適當的刺激才會促進功能恢復!
誘發動作:
誘發動作室在腦中風後重要的一環,也是將進入功能訓練前的首要課程,誘發動作不只是將動作帶出來,還會要求動作的品質與完整性,並不是單純只有動作就好。
動作誘發可以藉由許多方式來進行,如剛剛上面所說藉由感覺刺激來誘發動作,還有動機(藉由患者本身的喜好)刺激以及抑制不正常張力後的刺激正確動作產生等等,當誘導出正常動作後必須加強訓練,這樣才可以進入下一個功能訓練的課程。
功能再訓練:
功能再訓練是高階的訓練課程,必須先有完整的動作後才可進行,其包含洗澡、如廁、穿衣服、煮飯、坐車、騎車等等,這一些訓練是需要完整的動作及反應,這樣才比較不會有二次傷害。
這樣的社會功能訓練才是真正讓中風的人們回到正常的功能,更能讓他們獨立自主,減輕家屬負擔,也降低社會成本。
注意事項:
有時候在中風前會有一些類似中風的神經症狀,例如瞬間手腳無力、臉部表情異常、經常血壓高及與正常生活功能異常時皆須要注意。
尤其在飲食上是屬於重口味的、經常吸菸的及體脂肪較高的人(肥胖)要多加留意,最好從年輕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多運動少以坐躺生活,這樣才能做到最好的預防效果。
中風之後因肢體動作較無力,協調性也較差,特別注意可以行走的中風朋友們會有跌倒之發生;如果是長時間臥床的人也要注意皮膚健康狀況,最好每2小時就要改變姿勢一次,避免有褥瘡(壓瘡)的發生。
生活小細節:
中風的朋友需要家屬及好友們的關心與鼓勵,心靈重建是讓他們面對事實的原動力,也是讓他們積極的去接受訓練來恢復生活功能,醫療團隊介入是從外在來協助,最重要是患者本身與家屬的動機及意願。
當在做治療時不要放棄任何機會,也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避免失落心影響整個治療進度),一切以平常心面對,這樣自然會有不錯的效果呈現。
克里斯徒手運動保健中心關心您~